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閩王祠內德政碑:珍貴遺存見證海上絲綢之路

2012/3/7 福州晚報
福州正在聯合國內7個城市聯合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福州有許多珍貴的文化遺存,見證了福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歷史文化地位。
福州“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遺跡有:閩王祠內恩賜琅琊郡王德政碑、閩安邢港航道(含迥龍橋、碼頭、稅課司舊址)、閩王墓、燒制外銷瓷的福州懷安窯遺址和碼頭,還有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長樂太平港下西洋船隊駐泊基地遺跡等。

◆德政碑:記載王審知發展海外貿易
位於鼓樓區慶城路22號的閩王祠,原為王審知府第舊址,後晉時改為廟,祀王審知。昨天,記者在這裡見到了這塊被稱為“天下四大唐碑”之一的恩賜琅琊郡王德政碑。
這塊石碑高4.2、寬1.7,碑頂為亭子所遮,碑底下承龜趺,碑面有多道裂痕,篆額“恩賜琅琊郡王德政碑”,為唐天祐三年(西元906)哀帝李柷敕建。碑文為侍郎于兢所撰,王倜書,記載了王審知家世及其治閩政績等。其中多處記載王審知開闢“甘棠港”,大力宣導海外貿易,福州與東南亞、阿拉伯等國家進行海外貿易的相關內容,是研究唐末五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資料。

◆邢港古航道:見證港口繁榮
閩安古鎮自古就是東南沿海政治和軍事重鎮,據文獻記載,唐太宗統治的貞觀年間(627年~649),馬尾閩安古鎮已是閩州重要港口。唐文宗在位時(826年~840),南海各國商船均由閩安鎮放洋出海。王審知為發展海上貿易、鞏固江海防,還在閩安建造通海大石橋--迥龍橋,成為海外貿易的必經之地。
邢港古航道源于嬰白山天馬峰下,向東南經閩安鎮注入閩江。據《閩安鎮志》記載,唐景福二年(893),王潮攻佔福州後,在閩安鎮設稅課司衙門,負責來往福州港對外貿易船隻的稅收。
迥龍橋位於亭江鎮閩安村,唐代始建,南宋鄭性之重修,改名飛蓋橋,清康熙十六年改名沈公橋。邢港古渡位於閩安村,長30.68,碼頭東側連接迥龍橋,分佈於該橋南北兩側。
閩安東岐古渡位於馬尾區亭江鎮東岐村,南北長約25.64,東西寬約25.23,整個碼頭設在江邊岩壁上,按岩石走勢在石壁上鑿4段臺階。王潮攻佔福州後,在閩安鎮設稅課司,負責來往福州港對外貿易船隻的稅收。以後歷代都在此設置巡檢司,負責巡沿海各縣政事、緝私、巡捕海匪及設關課稅等。

◆閩王墓出土文物:與波斯貿易的佐證
閩王墓為王審知夫婦墓,位於新店鎮鬥頂村鬥頂山南麓。王審知(862年~925),河南光州固始人,五代後樑開平四年(910)封為閩王。王審知治閩39年,大力宣導發展海外交通貿易,為西元9世紀至10世紀福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和興盛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中外多元化的交流。
19814月全面維修閩王墓時,清理出了破損的侈口白瓷碗、青瓷唾盂、青瓷蓮瓣杯、白瓷盒(缺蓋)、玻璃碎片,以及王審知夫婦墓誌銘。“這些玻璃碗、玻璃碎片,是與波斯進行海外貿易有關的佐證。”有關人士介紹說。

◆懷安窯址:見證福州陶瓷外銷歷史
懷安窯址位於倉山區建新鎮淮安村。1982年考古發掘,發現兩個文化堆積層,年代分別為南朝和唐朝,出土缽、盤、杯、碗、盞等大量窯具。
9世紀至10世紀,福州懷安窯燒制的瓷器已經外銷到日本九州地區。另外,據考證,在泰國、汶萊、越南等地也出土了懷安窯陶瓷器。”文物專家介紹說,“可見,9世紀至10世紀福州港以懷安窯外銷瓷器搭建了一條古代連接東北亞、東南亞的‘海上絲綢(瓷器)之路’。 它見證了福州陶瓷外銷的歷史。”
此外,位於建新鎮懷安村北側的淮安窯古渡也是懷安窯產品外銷的見證。懷安村北側的接官道古渡,宋代已見記載,是元代以前海外貨物與閩江上下游貨物經福州轉運的重要碼頭。

◆五代閩國墓葬考古:反映福州與中東商貿往來
19652月,我省在福州北郊新店戰阪大隊蓮花峰發掘了五代閩國第三主王延鈞妻劉華墓,出土3件孔雀藍釉瓶。據考證,劉華墓出土的孔雀藍釉瓶與古代波斯的瓷器在器形和紋飾等有共通之處。“劉華墓還出土了胡俑,胡俑的高鼻樑、深眼眶和尖頂帽子,也符合西域胡人長相和裝束特徵,這說明西域胡人當時在福州活動頻繁。”有關人士介紹道。
唐元和八年《毬場山亭記》殘碑的發現與馬毬場遺址考古,反映9世紀到10世紀福州多元文化的融合。據考證,碑文說海外來的人使當地風俗大受影響,難守常態。
1998年,福州市中山路原省商業廳大院工地考古發掘,發現唐代馬毬場遺址。昨天,在原省商業廳院內的冶山上,記者找到了民國二十年元月刻的“唐裴刺史毬場故址”石刻,這印證了刺史裴次元在冶山南邊開闢馬毬場的準確性。“這反映了起源于波斯的馬毬運動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到福州,成為當時上流社會一項重要的體育運動。”有關人士介紹。

http://www.fjta.com.tw/news02.aspx?news_id=4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